模具的動態驗收是指模具安裝在壓機上調試或試生產進行的相關活動。檢查模具的安裝使用情況、動作協調性、各運動部位的狀態,確保模具與壓機匹配,要求動態驗收所沖壓的覆蓋件符合質量要求。
沖壓模具在壓機上安裝時的檢驗。模具外形尺寸及閉合高度、模具所需沖壓力、壓邊力與壓機匹配;T形槽用螺栓能穿過壓機的T形槽和模具壓板槽,并完成模具的安裝;壓機頂桿能穿過拉深模下頂桿過孔,要求頂桿過孔比頂桿直徑大20 mm;拉深模的頂桿布置圖符合壓機要求。壓機頂桿能有效地將壓邊圈頂升到要求的位置,以便凹模與壓邊圈對板料壓邊進行拉深。
各部位動作檢驗。要求模具各部位動作協調。檢驗方法為模具空載運行數次,確定沒有異常響聲,模具上下運動平穩,壓邊圈、壓料板、斜楔運動平穩。
導向部位檢驗。要求導柱、導套部分雙面間隙在0.02~0.03 mm并且均勻。檢驗方法為在導柱上用紅丹粉涂色、運行數次,檢查導柱涂色部分被磨擦的痕跡;要求外導板雙面間隙在0.08~0.13 mm。檢查方法為,調整導板進入配合時,使用塞尺測量;另在上導板上用紅丹粉涂色 、運行數次,檢查下導向著色情況,以及拉毛、局部磨亮的情況。
工序件定位檢驗。工序件分平板件和成形件,要求工序件定位穩定、準確,操作便利,有防反措施。檢驗方法為觀察工序件與全部定位面的接觸情況。用手搖動工序件,要求各方向沒有松動現象。
貼合率檢驗。拉深模的凹模與壓邊圈貼合率要求≥90%;檢驗方法為以凹模為基準,在凹模壓料面上用紅丹粉涂色,點動壓機向下運行一次,起模后檢查壓邊圈著色情況。
反側壓塊豎直面的檢驗。要求反側壓塊豎直面無間隙。檢驗方法是在反側壓塊豎直面上用紅丹粉涂色,點動壓機向下運動一次,檢查涂色是否被均勻地擠掉。
拉深模下死點檢驗。要求拉深模完成拉深到達下死點時,壓邊圈下部與下模座的剛性限位器間隙在0~0.3 mm。檢驗方法是先完成模具調整,拉深工序件完好、筋線飽滿,模具拉深到位且拉深工序件到底標記深0.2~0.3 mm。工序件暫不取下,在下模座的剛性限位器上涂少許機油,然后點動使模具向下運動,觀察壓邊圈下部是否與剛性限位器接觸沾上機油。如間隙較大,可在下模座的剛性限位器上放鉛絲或鉛塊,沖壓一次,最后以沖壓后的鉛絲或鉛塊厚度調整下模座的剛性限位器高度。